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

目的導向構圖(五): 空間<上>

DSC_1656b
目的導向構圖的系列文寫到現在,中間間隔了蠻久的
目的導向構圖(一): 畫面平衡,探討了基本的畫面穩定,以及有哪些影響平衡的因素
目的導向構圖(二): 主體突顯,談到在"淺景深"之外,許多種各式各樣的突顯主體策略
目的導向構圖(三): 視覺趣味,在畫面穩定與有主體之後,開始嘗試讓作品更有趣、有張力
目的導向構圖(四): 元素互動,形式上趨於成熟了,開始想辦法讓照片說一些東西

其實整個目的導向構圖的文章,在前四篇已經將大架構都架起來了
不過第四篇<元素互動>之中,雖然提到了敘事與解析的大方向
卻有許多工具沒有篇幅一一細談
因此醞釀了一陣子,我決定將"空間"的議題單獨發展成一篇

談到照片中的空間時,通常會有兩個方向的議題
第一個問題是,2D的照片如何營造空間感?
可能有的人會很直覺地說:用廣角鏡頭!!
但我不會給這樣的答案,事實上我有很長一段時間,運用廣角的GRD拍攝空間壓縮的題材
不過為什麼廣角鏡頭往往帶來很強烈的空間感呢?


我覺得"空間"可以從兩個部分去呈現,也就是廣度與深度
廣角鏡頭在同樣的拍攝距離下,能裝下更大範圍與更多的元素
自然讓觀者容易對整個承載的空間有更完整的感受


至於空間的深度呢,其營造在古典繪畫中就已經發展完全了,也就是來自於"透視"
所謂透視通常指的就是"近大遠小"
在學畫畫的時候,老師會跟你說,靠近的東西畫大一點,遠離的東西畫小一點
這種比例的變化即產生了空間感
廣角鏡頭的特性則是會強化近大遠小的比例差距,因此空間感較為強烈
反之望遠鏡頭因為近景與遠景的大小比例落差小很多,因此容易產生所謂的空間"壓縮感"

但前面為什麼說廣角鏡頭也能拍空間壓縮呢?
那是因為近大遠小的比例關係,會依照觀者的過往經驗來做判斷
(這個東西到底是距離很遠,還是真的很小?)
所以當遠近物體較無尺寸參考依據的時候,就容易形成一種錯覺,像下面這張
DSC_2553b
因此在描寫空間時,除了近大遠小之外
還可以利用一些"中間過渡的物體",來協助鋪展整個空間
這就是"消逝點"構圖方式

消逝點構圖,基本上就是利用結構線條的輔助,
將近大←→ 遠小的過程完整表現出來

除了運用線條結構外,風景攝影中的圭臬:遠景、中景、近景的安排,其實也有助於空間深度的描寫

稍微運用一些前景物或背景的襯托,就能把空間的層次表現出來
可以比較以下這兩張的空間呈現方式





然而除了近大遠小之外,其實還有另一種透視方法,稱作"大氣透視法"或"空氣透視法"
顧名思義,近的東西我們看得比較清楚,愈遠的東西因為大氣以及視力的極限,會愈來愈模糊
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呢?
是的,在攝影當中,我們可以運用"景深"的深淺來誇大這種效果

比起望遠鏡頭背景糊成一片的暴力淺景深
最近愈來愈流行用廣角大光圈鏡頭營造出的淺景深
原因就在於後者的效果不僅是突顯主體,
從焦距內緩緩過渡到焦距外,而非如望遠鏡頭一分為二的效果,
更有助於描寫空間的開展




談完了空間的營造方式
下一篇將會談談不同的空間感在敘事上有何影響
<待續>

3 則留言:

姬玉芬 提到...

˙ε ˙

n/a 提到...

有所收穫 感謝

我是正在重學的學徒,以前靠著自己的感覺拿相機拍,還自許以為
是,便不在學習,最近突然想起拍照,卻有一種上一個世代的感覺,
拿起便不知如何是好,才知道自己其實並不深入,也沒有那種拍照的
感動,希望之後韻味留存

綠帽

版主 提到...

謝謝你的回應
希望你順利發掘新的感動
不只是拍出美麗照片的感動
還有受到照片啟發、重新認識自我的感動